本案不同於一般住宅的使用方式,主要作為屋主夫妻返回臺灣時的度假宅邸,加上屋主好客、經常有聚會需求,也具有招待會所的空間性質,因此強調整體質感、設備與機能都能仿效精品飯店,達到令人視覺耳目一新且兼具舒適感的設計目標。
在施工設計前,我們提交了兩種設計版本,主要的差別在於客房的設置。A方案的次臥本來是可做為未來擴充成孩房的多功能空間,大多採用活動式家具及軟性防護材料;B方案則是包含更衣間、衛浴等飯店規格的套房形式,提供主人朋友來訪時過夜留宿之用。
經與屋主詳細溝通後,考量次臥在未來五到十年內的使用者,仍會是以成人為主,因此最後選擇B方案。
由於基地坐擁得天獨厚的自然美景,兼之屋主期待室內能呈現強烈具個人風格的造型語彙,如何引景入室且呼應戶外地貌特色,便成為此作品的設計主軸。於是,我們將複雜的空間線條及色彩予以簡化,包含儲藏室、客浴、臥室等入口皆採隱藏式門片,創造內斂簡約又富有視覺張力的空間氛圍。
客廳電視主牆運用灰階大理石材做為主視覺,所有機櫃設備皆整合於背側的儲藏間裡,保有立面的簡潔俐落。另一方面,透過石材具有的光澤質感和反射特性,也能帶動視覺的延伸、放大空間感。
為達成屋主招待客戶與朋友的機能需求,餐廳和廚房採用全開放式的規劃,並以深邃的暗黑色為區域主色調。位於走廊一側的黑色立面,收攏整合了廚房料理所需的豐富設備與實用機能,打造賓主盡歡的開闊聚餐空間,還能維持連續一致的視覺感受。
在一進門的玄關區域裡,右側規劃成有如精品展示間的鞋櫃,左側則以表面肌理生動的灰色石皮斜向錯落拼貼作為主牆,一來突顯全室的風格取向,二來帶出迎賓效果,並達到引導動線與視覺的作用。
臥室同樣延續了公共領域裡的自然元素,由於屋主從小在印尼長大,因此我們將當地常見用於建築的石片材料做為床頭立面的表現,彰顯家鄉意象;搭配兩盞量身訂製的懸吊燈飾,為此粗獷原始的美學端景締造柔和溫暖的氣息。
承襲自餐廳區而來的黑色門片設計,看似簡潔齊整的主臥床側立面也隱藏了包含更衣室、主浴等實用機能。分屬男女主人的兩間更衣室和盥洗衛浴空間彼此形成一個連貫,但可各自使用、不形成干擾的循環動線。
提供客人留宿的次臥區域,因空間坪數有限,所以在自然元素上沿用鋪設於地面的人字拼木地板,藉由材質的延伸拉闊空間感受;同時也將較小面積的開窗改為落地窗形式,強化採光與視野。
屋主訴求所使用的材質必須有別於傳統住宅常見元素,加上為呼應戶外自然景觀,所以運用大量的石材、石皮與木質鋪陳,並特意挑選容易清潔保養的材質,便於使用者維護。整體色彩搭配以灰、黑為主軸,回應屋主喜愛的深色沉穩調性,同時融入原木色增添居家暖度。
這是一間室內坪數約60坪、具備住家及招待會館的空間,擁有一整面採光良好及可享有絕佳自然視野的窗景優勢,但原本建商規劃的三房配置,不僅不符現有居住者的需求,也將空間切割得極為破碎。因此我們首先調整隔間,讓公共領域格局呈長向展開,利用開放式佈局整合空間與窗景的連續性,並透過材質紋理界定各個機能區域。由於屋主訴求室內需呈現大膽具衝突感的視覺美學,遂將一般多見於建築外觀的材料與工法反映在空間主要立面之中,構成全室亮點。同時,這個作品也結合了當代科技智能與環保面向。舉凡室內門片、燈光、電器設備等,皆透過設計者細膩的整合與安排,使屋主可經由手機全面控制調整,實現智慧家居生活藍圖。在節能環保上,除了盡可能使用環保材質之外,廚房特別設置可回收、產出肥料的廚餘處理設備;後陽台也配置了可集水再循環利用的設施,滿足屋主蒔花弄草的需求,也能締造一個綠能有機、高質感的生活環境。